作者:趙旭虹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2018年6月7日 修改:2018年6月7日 所屬分類:環成文苑 訪問統計:10166
如果不參加此次培訓,我也許現在還覺得部門內部配合度不高,工作完成率低,執行力差是因為部門員工的素質差,能力的問題。然而通過這次為期2天的(de)團隊執行力培訓,我對團隊執行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我也發現我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學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下面我就談一下我在這次培訓中的一些看法和收獲。
一 責任
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是由某一個人來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共同協作來完成的。一項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或者任何一個人工作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整個工作失敗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到底是誰的責任?
是上一環節出了問題?是下一環節不配合?誰的責任都不是,是我自己的責任,要勇于承擔責任,從自己出發。任何借口都不找,沒達到結果,那就是我自己出了問題,一扯到別人身上那就永遠也不可能干好工作。
二 獨立人格
獨立的完成工作,就事論事,不講面子,不講交情,以制度和原則為準繩,樹立量化標準衡量工作完成情況。對客戶要結果,不要理由;對上級,要價值不要討好;對同事要對事不要對人;對自己要原則不要人情。
我們的團隊在工作中可能經常出現一些小的問題,盡管這些問題可能暫時對整個團隊的影響不大,但是我們一定要及時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小問題可能經過累積,會形成影響整個團隊工作能力的大問題,人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的問題我們不重視,當出現大問題的時候,我們想解決已經來不及了。當團隊中的某個成員犯了小錯誤,一定要按照原則及時處理,如果不處理,或者處理不及時,這都有可能給其他團隊成員一個錯誤的信息——這個錯誤不重要。那么其他成員有可能會效仿,錯誤如果蔓延,那么你到時想處理可能也無從下手了。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小錯誤如果處理不及時,也會給團隊帶來很大的影響。
三 結果導向
衡量執行力不是看你付出了多少,態度夠不夠積極,而是看結果有沒有達成。不能錯把苦勞當功勞!工作中,工作過程反映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工作結果反映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傳統的思想告訴我們,在工作中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因為這樣,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比較重視工作過程,好多人往往把工作過程放在了第一位。但是我們仔細一想,我們所需要的卻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這就好比一個人打井,他很努力,一天挖了好幾個井,每個也都很深,但是沒有一個出水的,這個人的工作態度很認真,也很努力的去工作,他費了很大的氣力,卻是徒勞無功,因為一口沒有水的井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要的是一口水井。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犯了挖井人犯的錯誤,都是為了做任務而去做任務,這樣看似把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們只有把結果放在第一位了,那么我們在工作中才能沖著結果這個終極目標去努力,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時候,我們才能努力去想辦法解決,去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工作的過程上。
四 獎罰及時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達成目標,得到結果。過程再精彩再漂亮沒有結果等于白干。所以監督跟進結果很重要,執行力就是看達成結果的情況,不追查到底那么還談什么執行力呢?好的結果要表揚,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壞的結果要嚴懲。
當然再好的培訓,再多的學習不落到實際都是瞎扯,怎么能落到實際,用在工作中那又得看執行力如何了。為了讓我部門團隊配合更加默契,員工執行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自己做起,只講結果不論過程,執行力成為部門表率。最后運用培訓所學,規范部門內部工作流程,加強員工間溝通配合提升部門整體執行能力。
環成微信公眾平臺
環成微信訂閱號